数字经济学 贾康谈数字经济下的普惠金融

2019-08-25 12:01

打印 放大 缩小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贾康在近日举办的“数字经济财税沙龙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交流研讨会”上指出:“数字经济扩展了商业性金融的边界,这就是我在阿里集团两年前看到的那种小贷,不要求政策性融资,在数据库、云计算支持之下,风险可控地不断放小贷了。”

  中小微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现在必须对接到习总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指导意见,要解决现实过程中有纠结的问题。总要求对于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必须纳入银行和金融机构各个年度的业绩考核,都是自己人,要体现坚定不移的支持。

  “正确”的问题解决了,后面跟着技术问题。这些小微企业无法很好地在传统商业金融体系里面获得支持,商业金融是按照“锦上添花”的方式运作,而不肯“雪中送炭”。总正确的业绩考核要求,遇到的问题是在风控一线上谁签字。责任终身追索,商业金融又必须坚持这个好不容易大家这些年已适应了的风控机制,出了呆坏账,只要签字的人活着,就要追责。

  那么风控环节上,小微企业风险度高、安全性低、成本负担重,谁签字?这些技术性阻碍怎么解决?基于我多年研究形成的思路,是必须认清楚,要趁着“正确”的前所未有的支持环境和条件,赶快破解“技术性歧视”的问题,即政策性融资这个体系和机制的成长和发展。

  政策性融资机制从大框架讲,是要有财政资金为后盾,财政贴息、政策性担保等等,都不可能离开财政概念来讨论,绿色金融、小微金融、普惠金融、精准扶贫的金融支持等等,这些概念无一不具有非常浓厚的政策色彩,大量资金支持民营企业,使他们得到融资,新近易纲行长要求的是国有控股大型银行年度业绩上,按照要求必须使他们支持小微企业的按照30%增幅来做考核,这可说是下了死命令的。后面跟着,我觉得财政在这方面是不是要有一种全局观念——我的认识是要有一个财政为后盾、可持续、健康的政策性融资支持机制。这个事情上形成我们意愿中的可持续性,需要财政提供出“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杠杆式放大”,从贴息、信用担保,向更多性的产业引导基金等探索开拓。

  新经济的电商已带出来很多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这方面首先要看到数字经济本身扩展了商业性金融的边界,这就是我在阿里集团两年前看到的那种小贷,不要求政策性融资,在数据库、云计算支持之下,评论网风险可控地不断放小贷了。但那个前提是,申请对象有相对充分的电子痕迹,而有一些领域里,初创阶段的市场主体、三农领域的创业创新活动等等,电子痕迹不足、得不到风控审批的前提条件怎么办?那么就要求我们还得在政策性融资这方面要跟上讨论。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3万元提到10万元,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5万=50万?甘犁教授告诉你......

  王雍君教授认为,测算数字经济创新的真实社会价值公式为: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生态价值。平台一手创造了经济价值,一手又平衡了生态价值。如果平台经济价值转化成税收,政府应该是数字经济的大赢家,或者是最主要的赢家。

  税收可以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阻碍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创造社会价值,数字经济的发展又几近瓦解了传统税制的根基。这是前所未有的税制迷失的时代,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税制会对数字经济产生阻碍。

  我们研究的结果显示:从3万元到10万元起征点的提高,小微企业死亡率下降会新增岗位19万,扩大再生产新增就业岗位265万,两者新增就业总计284万,新增就业人口创造的GDP是2287亿元,新增财富占2018年GDP的比重是0.11%。

  以后线上线下结合是大趋势,如果我们相关的税收研究能够看到这大趋势,我们至少可使认识框架和眼界放得更开阔和更有前瞻性。可能大家都是走线上线下的结合之路,这样税收是不是有新的契机可以处理得更好,各方面可接受度更高?

  贾康对数字经济下的反垄断提出了自己初步的认识框架:要在经济学理论方面延伸发展垄断概念的研究,就是现在迅速形成的数字经济、新经济领域里的”寡头垄断”,和过去寡头垄断的实际效应,也有重大的区别。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