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经济评论:水墨阿拉伯文

2019-10-21 09:45

打印 放大 缩小

  美国《远东经济评论》2003年3月20日文章:狼豪笔下的伊斯兰神韵(作者:艾尔琳·霍/Erling Hoh)

  在这个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的时代,陈锦辉(音)用一支纤柔的狼毫和些许墨汁,将世界上最古老的两种文化融汇在一起。这位有着一张圆脸,且总是面带笑容的65岁老人,将伟大的阿拉伯文字和中国书法艺术合二为一,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式阿拉伯书法”。

  汉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都把书法视为艺术殿堂的最高境界,但两种文化对书法艺术内涵的解释和定位却大相径庭。中国书法讲究劲道,以触目惊心的笔划释放力的爆发,伊斯兰书法则推崇以复杂迂回、精准交错的平衡构架,传递冷峻的典雅气息。为了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融为一体,陈锦辉在过去40年间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令人叹服的成果。

  在他那位于中国北京回教研究院的办公室里,陈锦辉接受了我的采访。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向我大谈他对中国和阿拉伯书法艺术的看法,而是提起了他心目中的英雄,阿拉伯著名书法家艾伯·穆可拉(音)。由于其高超的书法技艺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引起了哈里发(回教对国王的称谓)艾伯·赖可(音)的嫉恨,哈里发终于在公元940年将穆可拉残害致死。

  “由于他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穆可拉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哈里发,”陈锦辉如是说。“恼羞成怒的哈里发下令砍掉穆可拉的双手,叫他以后再也不能写字。”然而这位无所畏惧的艺术家将笔拴在胳膊上,继续进行书法创作,以至于被人们当作下到凡间的天神。“他经受了无数次非人的折磨却从未放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同样,在历经艰难困苦的时期,中国的回们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执著。文化大期间,回教和在中国流传了1000多年的阿拉伯书法艺术遭到排挤和打压。一直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重开国门,中国的穆斯林才得以公开崇拜他们心目中的神灵,谈论他们的信仰,并与外面的伊斯兰世界重新建立联系。

  陈锦辉第一次到麦加朝圣是在1989年,也正是在那个时期,他开始陆续参加国际上的伊斯兰书法比赛,并屡次获奖。

  去年,中国国家摄影艺术出版社将陈锦辉的书法精品编辑成册并予以出版。这本书不仅展示了陈锦辉以中国传统手法书写阿拉伯字母的神奇技艺,同时还展现了他在传统阿拉伯书法领域的非凡造诣。阿拉伯书法艺术起源于公元6世纪和7世纪之间。当时,书法家们将文字“写”在山羊皮、树皮和布料之上,由于这些材料都非常粗糙,且吸收能力很差,以至于书写、着色都非常困难。应为如此,一些学者推断说,阿拉伯文字才演变为现在这种注重复杂的结构而很少采用流畅笔划的特殊形式。

  当伊斯兰文化于1000年前传入中国并与当地社会融合形成回教之后,回教信徒开始接触纸张和毛笔,其作为文字载体的表现力要比其他材质优越许多。根据陈锦辉的介绍,中国书法家喜欢将毛笔蘸满墨汁之后,当笔似干非干的时候,在柔软的纸上写出带有透明感的连贯笔划。用这种手法写出来的字要比着色均匀,到处都遮得严严实实的阿拉伯文字要显得更有流动性,更有灵气。在参加一次国际阿拉伯书法大赛的时候,陈锦辉用这种手法书写其参赛作品,评论网结果震惊了所有来自伊斯兰世界的选手和评委。

  “他们对中国的穆斯林知之甚少,”陈锦辉告诉我说。“他们甚至惊呼说:‘你还能读懂《可兰经》?’我告诉他们关于中国穆斯林的一切细节都让他们感到十分惊讶。”目前,陈锦辉开始进行一个新的项目:中国的阿拉伯书法史。

  “这是一项非常有难度的研究工作,但是我希望能填补所有空白,”陈锦辉踌躇满志地说。为此,他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坚持不懈地探索,不过,每当失去方向和信心,只要想一想先知穆罕默德说过的名言:“寻求智慧去吧,就算它远在中国,也一定要找到”,他就能获得新的动力。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