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经济评论:国际水利公司巨头将在中国一显身手

2019-10-21 09:45

打印 放大 缩小

  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今后20年中,大约将有2.4亿人搬迁至城市,这比美国现在的总人口只少5,000万。

  在保持建筑业活力的同时,人口的迁移也为国外那些从事水的处理、供应及管理的公司带来了巨大商机。它们的专业技能对中国水利事业的作用极其重要:由于工农业不加控制的过量使用,中国的水位正在迅速下降,这种情况在水资源匮乏的北部地区尤为突出。许多可用水源受到了污染,对这些资源的治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外国公司最早涉足中国水资源领域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为获得外国公司的技术来抵御日益恶化的水资源危机,加上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所做出的开放市场的承诺,这一切促使政府放宽了对外国公司的限制。今年6月,这方面的举措将向前迈出一大步。届时,江苏省连云港市将拍卖市水利公司70%的股权,期限为50年。这将是外国公司首次得以竞标一家中国公共事业公司的多数股权。

  据主持拍卖的上海东方国际拍卖公司介绍,到4月份,已经有来自国内外的8家公司申请参加拍卖,其中包括香港和马来西亚的公司。该公司估算,连云港市水利公司70%股权的价值最高可达人民币1.8亿元(合2,100万美元)。

  与此同时,水利部还保证,在2010年“以市场为导向的水价”机制确立之前,全国的水价将不断上涨。北京居民用水的价格已经涨至每立方米2.9元,较18个月前增长一倍,尽管如此,这仍只相当于美国和加拿大水平的一半左右。

  投资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都认为水价还不够高,但正朝著正确的方向调整。这应有助于消除外国投资者一个主要的顾虑,即如何创造稳定的收入来源,给大型长期投资带来可预见的回报。

  监管问题和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外国投资者担心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外国投资者还是将中国的水资源领域视为良好的长期投资场所。

  近几年,这一领域中的领先公司可能已经在阿根庭、菲律宾和印尼的经济危机中败北。但世界银行负责东亚及太平亚地区城市发展和水供应项目的克沙夫·瓦尔玛(Keshav Varma)说,这些公司大都视中国为稳定的市场,经济可以自由发展而不会面临大的波动。

  国际水资源领域的重量级企业当属欧洲公司。法国的Veolia Water(4月30日随母公司Veolia Environnement更名,原公司名称为Vivendi Water),法国公共事业公司Suez的水利子公司Ondeo和英国的Thames Water都在中国寻求水处理和供应系统管理等高端业务的合同。这3家公司在中国开展的业务包括咨询、污水处理厂和供水。

  Veolia业务最全面的项目当属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水利部门组建的2.66亿欧元(合2.42亿美元)的合资企业了。此项协议在去年5月签署,期限50年,范围涵盖水处理、输水管道、供水和收费。外国公司带来的附加值是高效的管理和技术经验。Veolia Water的首席执行长安托万·弗雷罗(Antoine Frerot)说,公司丰富的经验在于恢复、修缮现有资产和减少渗漏方面,而不是建造新的水厂。公司通过减少生产和业务成本赚取利润,并设法选择那些他们认为能够为市政当局节约资金的项目。

  Ondeo在上海总共有3个水利项目,其中包括去年与浦东上海化学工业园区(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y Park)签署的污水处理项目,体育评论该项目总值6亿欧元,期限为50年。一年前,该公司还赢得了向沿海城市青岛230万居民供水的合同,这项为期25年的交易价值4.3亿欧元。

  这些公司,以及德国Berlinwasser和新加坡Hyflux等外国公司的身影还频频出现在中国数十个城市中。相对于欧洲等较为成熟的市场,中国以其快速增长的潜力而成为全球水资源市场中的亮点。弗雷罗说,在今后两年,Veolia计划将其在中国的年收入提高一倍至8,000万欧元。他说,业务规模虽然相当小,但其中却蕴藏著巨大的商机。

  同时,中国亟待解决水资源危机问题。据中国水利部3月份在京都“世界水资源论坛”(World Water Forum)上提交的报告,在中国668个城市中,有400个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中108个城市更是问题严重。世界银行表示,供水系统中高达40%的水是通过渗漏流失的。同时,只有30%的城市废水和污水得到处理。即便在广东等水资源充沛的省份,也难以保证清洁的水源供应。

  中国政府迫切希望改变现状。政府规定要求,在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污水处理率须在2005年前达到60%。这一目标能否实现还是个问号,但是政府立法的压力和消费者这方面的需求都为投资者创造了可以采摘的丰硕果实。加州圣何塞的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认为,哪怕是处理中国50%的污水,也需要建造1万座污水处理厂,总市值可达480亿美元。

  中国政府解决水源短缺问题,依赖于“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预计耗资590亿美元,通过三段开渠,将长江上、中、下游的水分别引流至黄河、淮河和海河;其中两段水渠将于2007年竣工。政府一直侧重于此类超大型项目,但近来也开始采用一些比较低调的限制措施,比如提高工厂、家庭和农田的水费。

  收入的提高加大了水资源投资对外国公司的吸引力,同时也改变了地方政府对待水利问题的态度。徵收水费使水利从免费的公共服务转变为一种商品,并为市政当局创造了收入。而将明天的收益用来吸引今天的投资,才是真正吸引市政当局之所在。

  一些城市已经取得了成功。它们说服了国际性公司为争夺项目的机会而投资,而那些项目能够强化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立足点。当Veolia为浦东合资公司投入了在部分分析师看来约为市值两倍的资金时,全中国的市政当局都注意到了这点。

  Veolia认为,为打入浦东市场,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但是这样高的价格不太可能成为在中国投资的标准。尽管中国对技术经验和管理技能有明显需求,外国公司也显然有能力予以满足,但融资问题则限制了达成交易的数量。

  Veolia Water和Ondeo的母公司都背负著大量债务,无法将自有资金投入到风险相对较高、资金需求量大的长期回报项目中去。另外,Veolia Water的弗雷罗说,他们的主要工作不是为大型投资融资,而是通过经营实现新旧资产效益的最大化。如果找不到投资方,他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个行业需要世界银行和欧洲开发银行(European Development Bank)等多边机构增加对城市水利项目的,为私人领域的投资提供融资。但是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前总裁康德苏(Michel Camdessus)领导的世界水利基建融资委员会(World Panel on Financing Water Infrastructure)3月份的一份报告,解决发展中国家问题的真正答案是由地方政府自筹资金。报告称,财政部应给予下属部门足够的财政自由度来完成任务,同时这些机构还应被进行信贷评级。

  中国有许多人都认为发行市政债券是必须的,不仅是为水利项目提供资金,而且还可以为整个城市的公用事业筹集资金。但是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中央政府准备为地方提供这么大的空间,尽管从长期来看,这将被证明是那些肩负著基建和现代化紧迫任务的地方政府最见成效的融资机制。

  地方政府急于发行市政债券,但经济学家则担心资金被滥用。而担心这些资金可能被用于投机性房地产交易的中央政府则很可能继续保持谨慎态度。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胜春在4月7日《中华工商时报》(China Business Times)发表文章写道,允许掌握开发和地产项目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将大大地增加金融风险,并可能酿成可怕的后果。

  近期,资金缺口可能将通过由资金充足的中国各银行向商业项目提供低息来解决。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中国区经理马克·普瓦里耶(Marc Poirier)说,中国各银行愿意以低于伦敦银行同业拆息40个基点的利率发放15至20年期。对于欧洲银行而言,这个利率水平无法创造可以接受的股权回报率。

  但目前,在盘算如何为今后的扩张筹集资金的同时,大多数在华外国水利公司基本上都是自行解决目前项目的资金问题。英国Thames Water中国区负责人Kyeong Choi说,大家都在关注他们的负债水平,以及怎样的私人领域参与方式会奏效。他说,对于在华的大型外国水公司来说,吸引它们的是未来增长的机会。中国需要防止水源问题阻碍其经济发展。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