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所发现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面温度联系紧密

2019-11-04 10:07

打印 放大 缩小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东亚夏季风高层环流年际变化最主要的表现特征是西风急流的南北移动,它显著影响着东亚地区夏季的降水和气温。热带海气相互作用是影响急流南北移动的重要因子,但其影响重要体现在急流的南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北侧的年际变化特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林晓珍、李超凡等基于统计和简单数值模式结果,发现夏季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北侧高层环流的年际变化与俄罗斯远东地面温度的关系密切(图1),并进一步揭示了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急流北侧西风可以通过大气垂直运动引起俄罗斯远东地区地面温度变化。反过来,俄罗斯远东地区地面温度也能作为热源(热汇)在高层激发出反气旋(气旋)式环流,进而影响急流的南北移动(图2)。这些结果揭示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地表状况的重要性,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提高东亚夏季气候的季度预测水平。该结果近期发表在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上。

  图1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北侧纬向风(EAJNI蓝色实线)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面温度(TSI,红色虚线)指数(TSI)。为了与急流北支纬向风指数进行比较,TSI乘上了系数-1.0。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51。

  图2俄罗斯远东地区温度对高层环流的反馈作用。(a)热源强迫的水平分布,(b) 200 hPa风场对热源强迫的响应,填色代表200 hPa纬向风异常,填色间隔为0.4m/s。

  东亚夏季风高层环流年际变化最主要的表现特征是西风急流的南北移动,它显著影响着东亚地区夏季的降水和气温。热带海气相互作用是影响急流南北移动的重要因子,但其影响重要体现在急流的南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北侧的年际变化特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林晓珍、李超凡等基于统计和简单数值模式结果,发现夏季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北侧高层环流的年际变化与俄罗斯远东地面温度的关系密切(图1),并进一步揭示了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急流北侧西风可以通过大气垂直运动引起俄罗斯远东地区地面温度变化。反过来,俄罗斯远东地区地面温度也能作为热源(热汇)在高层激发出反气旋(气旋)式环流,体育评论进而影响急流的南北移动(图2)。这些结果揭示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地表状况的重要性,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提高东亚夏季气候的季度预测水平。该结果近期发表在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上。

  论文信息:LIN Xiao-Zhen, LI Chao-Fan, LIN Zhong-Da, and LU Ri-Yu, 2018: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st Asian westerly jet and Russian Far East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summer,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11, doi: 10.1080/16742834.2018.1467726.

  图1 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北侧纬向风(EAJNI蓝色实线)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面温度(TSI,红色虚线)指数(TSI)。为了与急流北支纬向风指数进行比较,TSI乘上了系数-1.0。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51。

  图2 俄罗斯远东地区温度对高层环流的反馈作用。(a)热源强迫的水平分布,(b) 200 hPa风场对热源强迫的响应,填色代表200 hPa 纬向风异常,填色间隔为0.4m/s。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