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助力高水平开放协调是关键

2019-12-07 10:00

打印 放大 缩小

  4月26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在本次演讲中,习总结了“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取得的成果,强调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并宣布中国下一阶段促进更高水平开放的五项重要举措。

  其中,第四项措施为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习强调,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宏观政策协调、不搞以邻为壑的汇率贬值、积极支持和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等,目的就是要通过政策协调和规则对接,推动中国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各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愈发强大,尤其对于经济体量大、发展程度高的经济体而言,经济政策调整所造成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越来越明显,如何有效的维护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保证各国的经济利益不受威胁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由于市场不完整性的存在,各个国家仅仅依靠市场自身调节很难实现国内的经济均衡,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各国必须不断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才能达到国内经济均衡的目标。然而在日益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外向性更加突出,一国经济政策的调整也将会使得与其经济紧密相连的其他国家发展受到影响,正是因此,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必要之举。

  而另一方面,早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已经将当时实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及缺点暴露出来,世界各国也因此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任务。时至今日,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仅仅依靠外部要素流入带动经济发展的机制早已不复存在,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互通有无,才是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下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通过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以此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正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集中体现。自从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被首次提出以来,在近几年我国与沿线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通过我国与沿线各国间的磋商与经济协调,基本实现了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保障,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大外放的目标也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而正如习在第四项措施中所说的“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稳定”,提高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也是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内在要求。自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当时所实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及缺陷也被一一暴露,多元化的储备货币体系亟待被建立,这也是适应如今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多极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参与者,我国的货币人民币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推动多元化储备货币体系的发展,增强储备货币的供给能力,更能有效的分散货币风险,避免储备货币危机的发生,以帮助世界经济更好的抵御风险。

  当前,体育评论虽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但仍然存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现象,这显然不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势,也不利于世界各国的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效遏制贸易保护主义、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职责所在,而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还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举措,都保持着与世界形成更加良性互动的初衷,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