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在全社会涵养舆情理性

2020-07-30 10:26

打印 放大 缩小

  在疫情防控中,口罩是防疫必需品,食物是生存必需品,信息是精神必需品。在疫情防控体系中,信息传播体系居于重要位置,引导能力的作用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因而,舆情应对要与病情应对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信息供给要与粮油供给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治理的挑战不仅体现在病情,还体现在社会心理的反常。著名作家加缪在小说《鼠疫》中写道:“这种传染病也太歹毒啦!即使身体没有感染上的人,也有了心病。”胡钰在《人民论坛》刊文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次巨大挑战。与17年前的非典疫情所处的传播环境不同,此次疫情发展与应对完全处在社交媒体高饱和度传播的环境中,信息充分带来了治理的高效,信息过载也产生了更加复杂的影响,焦虑、恐慌、对抗、戏谑等社会情绪出现乃至蔓延。在社交媒体时代,疫情带来的舆情引发公众心情的变化,既要治疫病也要治“心病”,成为当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治理特别是信息传播体系建设的重大难题。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面对重大疫情,基本做法都是隔离。但作为被隔离的人群,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与被隔离举措的严厉,产生对环境的不确定感乃至恐慌感是自然的。在疫情应对中,全社会对疫情的需求迅速上升,能否及时提供充足、可信的信息,是疫情防控信息治理中的关键任务。

  在疫情期间,公众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前一天新增确诊人数,而全天还要数十次乃至上百次地查看各种疫情信息。这已经不是常态下的场,是具有极强指向性、动态性的信息需求环境。要引导这样的场,常态下的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信息供给是远远不够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引导方式就是加大信息供给量,让信息供给也进入“战时机制”,以持续滚动、多样视角、不同层次的真实信息、权威信息、即时信息来满足场的旺盛需求。

  在疫情防控中,口罩是防疫必需品,食物是生存必需品,信息是精神必需品。在疫情防控体系中,信息传播体系居于重要位置,引导能力的作用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因而,舆情应对要与病情应对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信息供给要与粮油供给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主流媒体来说,如果总是挤牙膏般地发布信息,缺乏一手信息做“二传手”,就会使得场中缺乏新鲜的正面的信息引导,公众就会从非官方、非主流媒体渠道找信息,就会自己生产信息,其模糊度、负面度会致使场导向出现偏差。事实上,主流媒体高密度地供给信息,评论网很好地掌控了引导主动权和主导权,并切实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增强了信息的多样性,既有宏观视角,又有个体观察,既有理性剖析,又有情感表达,既有正面表扬,又有监督。

  在应对疫情中,政府作为调动卫生资源、防控执法等的行为主体,是不可替代的最重要媒介信息源。政府积极、有效与新闻媒体沟通,对于疫情期间纾解社会情绪、形成社会合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公众知晓疫情防控工作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有这些部署,强化显政,打造透明,营造出“上下齐心、其利断金”的氛围。

  谣言对于疫情治理具有极大负面影响。谣言可以轻易删除,谣言带来的影响却较难删除。如何处理谣言,成为疫情治理体系中的焦点与难点。有效方式是对谣言做分类处理,根据不同类型谣言的特征、危害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该删除则删除,该解释则解释,可严肃对待,也可幽默消解。

  从此次疫情期间出现的谣言看,根据造谣者动机,可以把谣言大致分为三类:误解性谣言、牢骚性谣言和攻击性谣言。误解性谣言是指造谣者并无主观恶意的造谣意图,因缺乏判断力形成错误认识,传播开来成为谣言。牢骚性谣言常常是针对政策、团体、环境等的,当公众的某些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埋怨就会产生,或借题发挥,或“合理想象”,引发共鸣,传播开来成为谣言。攻击性谣言有着很明确的目的性、对象性,造谣者在造谣之前就研究了攻击对象情况及其薄弱点,然后有一定逻辑性、针对性地发布信息,以此达到伤害攻击对象的目的,传播开来成为谣言。

  对前两类谣言,及时辟谣即可。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前两类谣言看作反映的窗口,进行细致解读,会极大提高疫情防控期间舆情治理和社会治理水平。对第三类谣言,一方面,要进行严厉批驳,另一方面,要揭露其背后的造谣者和传播者。值得肯定的是,在此次疫情期间,许多专业媒体、大型网站都开设了辟谣平台,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名目繁多的谣言进行一一驳斥,有理有据,及时有效,体现了场的自我净化功能,发挥了专业媒体和传播平台的积极作用。

  此次疫情是全球性的,当代的传播环境也是全球性的,在面对国际中各种虚假信息特别是攻击性谣言,及时澄清与批驳对于维护中国的良好国家形象非常重要。要对国际中关于中国疫情的内容保持敏感性,对正面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对负面内容进行有力回应,也应积极与国际组织、国际友好人士、国际学者等沟通情况,推动第三方发声,引导形成支持中国抗疫的国际。

  引导能力决定社会心理预期。在疫情期间,恐惧的感觉比恐惧的对象——病毒——对社会的伤害更大。调节社会情绪,防止普遍性的“心病”,不仅要提供事实,还要普及知识,而且要传播真诚的态度。

  在疫情治理中,科学传播具有重要价值。在疫情治理中,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科学家、医生等专业人士多发声,形成对场的知识型引领。科技界、学术界对中国的贡献不仅是论文的发表,更是以科学和知识造福民众。在此次疫情期间,中对个别科技人员的争议正是源于公众对科学界的期望。对科学家和学者,既要鼓励静心做研究,也要鼓励他们发现社会的知识缺口,向社会传播知识,以知识服务社会。喧嚣不能带来信任,大话也不能带来信心。在大灾期间的引导尤其不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沉下心来,以深切的同理心和高度的专业性,我笔写我心。理性涵养是社会进步的方法,也是目标。作为方法,体现为一种世界观的培养,是以事实、知识、法制来引导民众的思考与行为。作为目标,体现为社会的成熟程度与人文主义,从国家治理体系到个体文明素养。

  大疫是大灾,大灾是大考,大考应有大得。在此次前所未有的全面性、全民性大考中,相信中国收获的会很多,其影响也会很深远。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