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家文稿丨舆情研判的逻辑背景和基本程序

2019-07-06 11:10

打印 放大 缩小

  新闻发言往往是跟舆情有关的,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往往有了舆情,我们就得新闻发言了,而有了重大舆情,我们还要不停地发言、连续地发言。

  那么舆情是怎么形成的?舆情研判有没有一些基本的内在规律或者逻辑背景?有没有一些趋势性的东西可以把握?有没有一些程序性的东西可以遵循?

  第一,社会转型背景。21世纪上半叶,中国正经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五化叠加”的全新大变革、大转型时期。社会利益日趋多元化,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是对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准确概括。在此背景下,各种舆情层出不穷,稍不注意就会酿成重大舆情事件。因此,要做好舆情研判特别是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工作,必须对所处的转型期社会的特点和新闻发言的角色任务有深刻的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立足全局,看到问题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第二,新媒体背景。这也是我们今天这个讲座的题中应有之义。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在的新媒体是相对于过去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这些传统媒体在此前也是“新媒体”,比如:报刊之于此前的邸报,后来的广播之于报刊,再后来的电视之于广播和报刊。现在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等。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等。

  新媒体主要是两大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都是新媒体。现在,媒体的背景是什么?是“万物皆媒”“人人都是新闻工作者”。很多过去习以为常的说法和做法,在新媒体环境下经过网络发酵或断章取义,那就会酿成舆情。

  第一,泛媒介。现在,一切物体都成了显在或潜在的传播媒介,就是我刚才讲的“万物皆媒”。利用传感器、射频技术、红外接收装置、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系统,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方位的“交流”“沟通”“对话”。

  第二,视听化。从传统的文字符号系统为中心的印刷文化走向了以声音、图像甚至是立体的连续的声像为代表的视听文化。过去说“有图有”,现在是“有音有图有连续影像”。

  第三,“大智移云”。“大”是大数据,“智”是人工智能,“移”是移动互联,“云”是云计算。这些新技术直接推动舆情发展的走势。

  第一,舆情的特点。舆情有以下六个特点:第一,传播的爆炸性。第二,主体的隐蔽性。第三,信源的模糊性。消息源不清楚谁在传播?怎么传的?它是一种病毒式传播。第四,网民的互动性。第五,意见的指向性。第六,影响的显著性。这个影响是很显著的。过去一个事情发生了,就是周围几个人知道了。现在,地球的另一端发生的事情分分秒秒就会传到我们这一端,我们这一端发生的事情分分秒秒就传到了地球的另一端。

  第二,舆情研判程序。我们对舆情研判有个基本的程序。第一步是信息的甄别,第二步是进行信息分类,第三步是对趋势和走向进行判断,第四步是形成对策意见,第五步是总结规律,第六步是矫正与纠偏。当然,并非每次舆情研判都要经历这六个步骤。而且,这些步骤有的时候是交叉进行的。比如,到了第三阶段对趋势与走向进行研判的时候,判断这个舆情是逐渐往下行,还是会持平,还是会往上走呢?我们又会回到信息甄别、信息分类,如果我们甄别这是一个虚假的舆情,我们就会形成对策建议,赶紧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清楚事实。在形成对策的时候,我们在正式发布之前可能还会从头再梳理一遍。所以,信息甄别—信息分类—趋势和走向研判—形成对策建议—总结规律—矫正与纠偏这六个步骤我们有时候交叉运用,上述排列,一是为了讲述方便,二是反映舆情在研判过程中基本的内在的逻辑规律。

  ——信息甄别。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从“海量”走向“无量”。过去我们说海量信息,海量还有个量,而现在的信息数量极多。我们需要对信息进行甄别。

  第一,信息甄别是指对监测和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真伪证物初步分析和鉴别。因为互联网的匿名性、复杂性使真假信息鱼龙混杂。有些网络大V还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散布一些谣言,大量的混迹在普通网民之中,还有一些抱有各种目的的、代表各种利益方的言论却披上了“代表、为民发声”的正义外衣,怎么甄别?网络话语还建构了草根和权贵冲突的话语图景。

  第二,要区别舆情和谣言。传播学者克罗斯提出: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体育评论事件很重要,事件很模糊,公众的批判能力又很低,那就容易很快把谣言变成舆情。网络传播的特点使谣言比以往任何时候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危害性也更大。我们要分清哪些是舆情,哪些是谣言,是谣言的就尽快辟谣、公布、实施打击,是舆情就要认真应对、积极解决。

  第三,判断真舆情与伪舆情。网络上既有、,也有“高级黑”,对此,我们要分析舆情后面的话语指向、情感偏向。所以,我们要区分真舆情和伪舆情,然后进行信息汇总。在信息汇总的时候,对于信息要进行预处理,对发布的时间、内容以及点击的人数、评论的人数、评论的数量等进行全方位统计。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

  ——信息分类。舆情一般分为:自然灾害舆情、事故灾难舆情、公共卫生舆情和社会安全舆情。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按四个标准对网络舆情进行了划分。按涉及和影响的领域分为:性舆情、经济性舆情、文化性舆情、社会性舆情、复合性舆情;按形成过程分为:自发舆情、自觉舆情;按信息构成分为:事实性舆情、意见性舆情;按空间分为:境内网络舆情、境外网络舆情。我们对舆情的研判分析是为了积极应对做一些数据准备。

  ——趋势与走向判断。对于舆情分析和研判,我们主要是要去把握它的走向和趋势。有些舆情可能就是一两天的事,这时候我们不回应很快也就过去了;有些舆情是波浪式的,一波又一波,一波比一波厉害,这不能误判。我们要及时做出正确应对。要把握舆情热点和社会热点,防止两者同步共振。要把握舆情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般舆情发展有潜伏期、蔓延期、爆发期、平息期等阶段。每个时间段有每个时间段的舆情,每个阶段的网络舆情会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每一个特定时间段,网民都有突出的情绪、意见和诉求,我们要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来研判舆情的走向和趋势。要关注文本背后的思想和情绪。那些乍一看都是好词、用爬虫排查不出问题的文字,更需要我们对其背后的网民的思想意识进行研判,研判这些网络文本后面的情感情绪。要对舆情走向做出判断。预判舆情是从情绪的层面在往意见层面走,还是从意见的层面向行动的层面走(也就是所谓从线上往线下走)。这是非常容易酿成重大事件的。

  ——形成对策建议,对危机进行预警、处置。形成对策建议,包括如何发布信息、信息发布的时机、信息发布者、信息发布的渠道、信息发布的基调(道歉、认错或是澄清事实)等。形成对策建议,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警。根据事态的轻重缓急,预警可以分为蓝色预警、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网络舆情预警是分析与研判的结果,是应对与引导的先声。

  ——总结规律,矫正与纠偏。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有一定的规律,要不断总结规律,特别是舆情传播的规律,探究舆情发生发展及内部运行机制,逐渐形成对舆情的规律性判断。然后是矫正与纠偏。矫正与纠偏是舆情研判的重要环节。有时候,我们认为一个舆情已经趋于平复了,甚至是走向消亡了,但实际上只是处于一个看似低潮的浪谷,正在酝酿一个新的更大的波峰,不能出现误判,应该迅速予以矫正与纠偏。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