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舆评机制和引导研究报告

2019-07-15 15:21

打印 放大 缩小

  人民网兰州6月21日电(王绍龙)6月20-21日,首届舆评机制和引导工作交流会暨第五届全国网络舆情高峰论坛在兰州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大数据时代的风险防范”,互联网领域监管部门、国内专家、知名学者、杰出新媒体运营代表、融合媒体单位等齐聚甘肃,探讨互联网新形势下的舆评机制和引导工作。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执行主任、人民在线执行总经理董盟君发布《舆评机制和引导研究报告》。(牟健 摄)

  会上,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执行主任、人民在线执行总经理董盟君发布了《舆评机制和引导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当前的环境下,重大决策和项目等重大事项的实施往往容易成为关注点,舆情风险评估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风险防范和健全科学、、依法决策机制的指示精神,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通过分析和梳理重大事项“舆评”的对象与方法,探寻“舆评”工作在各地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舆评”工作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为强化政府部门舆情研判前置意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出若干建议。

  报告提到,舆情风险评估是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在源头防范重大事项决策风险的有效方式。主要针对地方政府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及日常社会治理过程中,围绕重大事项的公众参与度、风险性、承受力、组织保障力,以及舆情动态反应能力等因素开展系统的调研,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对重大事项进行预判,进而调整决策、建立风险防范和处置措施,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网络舆情风险,推动科学决策、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据研究发现,近些年,党政机关的舆情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大幅提升。不少地方在“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显现出良好的效果。2018年5月,人民网与北京延庆区委宣传部共同组建“北京(延庆)世园会·冬奥会舆评中心”,成为全国首家专业性的“舆评”和风险评测机构,为政府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范例。

  另外,报告还指出,虽然“舆评”工作已经逐渐得到各地的认可,但还应该看到目前不少地方发布的舆情风险评估制度绝大多数只停留在舆评机制建设的初级阶段,体系和方法仍不够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地方政府还需站在更高层次拓宽舆评视野,强化各地重大事项舆评决策能力。不仅要在政府部门重大事项实施前进行承受力评估,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常态化的舆评机制,进行舆情诊断,提前做好防控提升政府部门社会治理能力。

  报告强调,进行舆情风险评估需综合考量重大事项的基本性质、公众参与度、承受力、组织保障力等维度,把尊重贯穿重要决策和重大建设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全媒体、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体育评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决策、管理、执行方式需要越来越开放化、科学化,建立舆情风险评估机制,主动把“舆评”与“环评”、“稳评”列入重大事项决策环节显得必要而迫切。

  报告认为,舆评体系建设不仅要有明确的评估责任、规范的评估流程等事前静态设计,更要有事中、事后决策的动态机制,让政府能够洞察转换,在危机处理中把握话语权,进而调整决策、建立风险防范和处置措施,为科学决策与有效应对争取更多话语空间。其次,要布局日常工作风险防控,促进舆评工作的常态化。党政机关的日常工作、常规决策、社会面舆情的风险防控不可忽视,应将日常工作中筛选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开展全面的风险排查和问题评估,构建舆情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将承受力和社会心理变化纳入其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舆情风险的精准预判和防范。再次,推动完善第三方评估办法,让社会各界、专业机构、专家学者依法有序参与评估决策,充分汲取各方面的智慧。

  会上,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对2018年以来的热点事件进行了综合评估,从“时度效”三个维度评出了20件成功案例。

  报告还进行了全国政务新媒体建设优秀案例评析和指标体系构建,结合数据表现和专家打分,评出了30家在新媒体舆情回应、新媒体建设飞跃、新媒体融合传播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单位。

  互联网传播关系出现三个新特点6月2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京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0(2019)》,该蓝皮书收录了由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研究员刘鹏飞、曲晓程的研究成果《2018年中国互联网场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详细】

  网络热点议题引发共振 互联网舆情结构发生五点新变化6月2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京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0(2019)》,该蓝皮书收录了由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研究员刘鹏飞、曲晓程的研究成果《2018年中国互联网场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详细】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