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民的土地到底会去向哪里

2020-10-01 09:36

打印 放大 缩小

新闻评论:未来农民的土地到底会去向哪里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后农村到底由谁来种地、怎么样才能把地种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已从顶层设计上,安排部署了一系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事项,目的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想弄清楚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农民的土地最终去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首先,从中国的土地所有制上看。我国目前的土地所有制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既所有城市的土地全部属于国有,农村的土地除了国有农场外,其他全部属于农村集体成员共同所有。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与其他国家有很大区别,西方国家土地实行的是私有制,我国土地是两种公有制并存,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体现。

从安徽小岗村分田到户开始,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地方都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了家家都有地,户户都种田的局面,但农民对分到的耕地只有承包经营权,对占有的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其所有权仍然属于村集体所有,并非家庭农户或个人所有。

其次,从当前推进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情况看。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在确保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对农民手中现有的承包地实行“三权分置”,既把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分设。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三句话:“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如何稳定农户的承包权,现采取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方式,把农民承包的土地,通过专业测绘手段,把每个地块的四至地边的坐标固定下来,并把相关数据上传到确切登记信息化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并由县级人民政府发放登记证书,为下一步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打下基础。

另外,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一般在2028年左右,中央已经明确宣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再延长30年,大概到2057年左右,目的是让农民对土地承包权有个稳定预期,也让农民吃上一颗定心丸。土地承包期稳下来了,怎么样才能放活土地经营权,可采取土地流转、经营权入股等形式进行盘活。

具体来说,对于一些农民不愿种地或者家里没人种地,可以把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今后承包经营权证书在农民手里,自己不种让别人种,谁给租金让谁种,或者把土地经营权入股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使不愿种地的农民,今后一样也可以从土地经营权上获得收入。

第三,从农村宅基地改革情况看。目前,农村一户多宅、废弃宅基地和空心院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为用好盘活农村的宅基地,现对农村宅基地也实行“三权分置”,新增一个资格权,并把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进行分设,宅基地的所有权仍然归集体所有。

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如果成家分户后,就有权利分到一处宅基地,换句话说,可以有资格使用宅基地。怎么样才能落实宅基地的资格权和使用权,现在采取由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对农民现有房屋和宅基地进行登记,并颁发房地一体化证书。

今后,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也要进行盘活。如果农户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不在农村居住,其宅基地的使用权也可以流转给别人,目的是把宅基地的使用权搞活。比如浙江莫干山的洋农家乐就是典型例证。

当地农民把老房子和宅基地使用权长期(30--40年)租给一些外国人,由老外投资装修后搞民宿,原房屋和宅基地所有权性质不变,但使用权盘活了。农民一次性拿到一笔数目不小的租金,到县城买一套商品房,新房子也住上了,老宅基地的使用权也盘活了。

当然,这种模式能否大面积复制,还要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但毕竟探索出了一条路子。

第四,从未来农村土地创新经营的走向上来看。今后,农村集体土地经营发展趋势可能还要走规模化道路,这种规模化经营,并不是又回到原来的大集体模式,可能会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方式,农民把自己手中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出去,交给愿意种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去种,自己获得租金收入。

另一种方式,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户把土地经营权以入股形式,集中到村集体,村集体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向农民发股权证,统一开展经营。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可能以村为单位,甚至以乡为单位,土地集中进行耕种,但前提是以股份合作的形式进行,不吃大锅饭。目前,上海松江的家庭农场、四川崇州的共赢制就是采取的这种办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以上仅是个人的分析和看法,大家可以参与讨论。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